张维芳:雁翼诗兄,诗作证,你没走

2012/09/05  浏览量:     

雁翼诗兄走了!

雁翼诗兄,是在2009年10月3日走的。

雁翼诗兄走的这一天,正是中秋佳节。这本应是个团圆的日子,可雁翼诗兄因病医治无效,经不住死神的诱惑,竟溘然离开全家和久居的天府之国成都,驾鹤西行远去了,终年82岁。

当我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心中一沉,首先觉得突然。就在2009年1至4月间,我还先后接到雁翼诗兄给我和《鲁西诗人》编辑部的来信来稿,刚刚过去了几个月,怎么就走了呢?这怎不令人觉得突然?更为诗坛又失去一位宿将、我失去一位知音的诗兄而感到痛惜!

雁翼,原名颜洪林,河北省馆陶县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1949年开始写诗,先后出版诗集数十种,曾任《星星》、《四川文学》主编。他的作品,扎根人民,关注时代,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河北省馆陶和山东冠县接壤,雁翼诗兄的老家曾属冠县所辖,后虽划归河北馆陶,但他仍把冠县及至聊城视为自己的故乡。记得在2002年初秋,雁翼诗兄回馆陶老家省亲时,还特意到冠县县城看望故乡旧友。市里老领导、老诗人闫廷琛同志闻知,和我一齐赶往冠县拜见了他。闫廷琛同志和雁翼诗兄相识有素,早在1962年5月间,雁翼到临清采风时,就是由当时正在临清市委宣传部工作的闫廷琛同志陪同,进行参观、访问,深入生活,体验民生的。在他们相处的日子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40多年过去了,2002年在冠县再次重逢,相拥相握,心情真是格外激动,尤其是当廷琛同志捧出他珍存了他们近半个世纪的合影照,清晰地看到各自当年风华正茂的英姿,再看看而今均年逾“古稀“的容颜,更是感慨万端,勾起诸多美好的回忆。我对雁翼诗兄心仪已久,一向对他的人品、诗品十分钦佩,但多年来一直无缘谋面,那次在冠县相会,一见如故,亲密无间,我们围绕着当下诗歌创作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取得了共识,我受益匪浅。特别聆听了他以一个老诗人的坦诚情怀和特有的睿智思考,为家乡提出如何发扬武训精神以及文化建设的建议,更令我感动。

雁翼诗兄是一位对家乡故土非常热爱和眷恋的诗人。2009年1月间,当他收到聊城市市长林峰海同志寄给他的一套厚厚的画集,看到家乡处处一派好风光、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化后,赶忙写下一首颂扬家乡聊城的歌词,寄给了《鲁西诗人》编辑部。他在给编辑部的信中说:“喜故乡巨变,更感激大德大智慧的一代新人,便哼成了这十句歌。我八十二岁了,想回故乡又无力行动了,就抄下这首歌寄你们,也许能有作曲家给它以翅膀,唱起来。”我拜读了雁翼诗兄的来信和他为家乡创作的歌词,感动不已。不仅是歌词写得好,更看到他那颗对家乡的爱心和不老的情怀正在腾腾燃烧,于是,我们便把他的来信和歌词立时发表在2009年第一期《鲁西诗人》上,在聊城诗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后不久,即2009年4月间,我又接到雁翼诗兄远在成都给我寄来的信和诗稿。信的大意是说:维芳老乡加诗友,你寄来的四部书和一册诗刊,很令我动情又动思,比古运河重新开发还有价值。文化是民族之根,因此你写的诗文和主办的诗刊,在我心里是故乡最令我动魂、最令我挂心的事,我当细心阅读,从中吸取养料,肥沃我的心灵……。祝《鲁西诗人》成长成一条新的运河。从刊物顾问名单中,看到闫廷琛的名字,并读了他的诗。他是我的老友,代我问候。我四十六年前写过一首东昌的诗,抄给你吧,作为友谊的见证。古东昌是具有自己独有的文化之城!

我们把雁翼诗兄的来信和诗,发表在2009年第二期《鲁西诗人》上,亦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没想到,他的这两次来信和诗稿,竟成了他留在家乡的最后墨迹;不,墨迹长存情未了,有诗为证,雁翼诗兄没有走,我们看到他仍在诗国的精神高地,放飞着他心爱的一只只诗鸟,并用诗的优美音韵,唱响对祖国、对人民至诚至爱的和弦!

2009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