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冀鲁豫革命精神  为“小延安”再续新篇

2014/01/10  浏览量:     

发扬冀鲁豫革命精神 为“小延安”再续新篇

——在纪念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成立70周年座谈会

暨党的群众路线与冀鲁豫边区民主民生运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李来柱

2013年11月1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作为冀鲁豫军区的一名老战士,专程从北京来参加家乡举办的纪念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成立70周年座谈会暨党的群众路线与冀鲁豫边区民主民生运动学术研讨会,见到这么多的老同志和新一代,感到非常高兴。感谢家乡人民没有忘记我党我军浴血奋战的艰难岁月,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没有忘记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为此,感到由衷的欣慰。

冀鲁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全国抗日根据地学习的典范,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是党中央在冀鲁豫边区设置的重要领导机构,是党中央、八路军总部与全国各抗日根据地联系的重要枢纽,在团结抗战、支援作战、粉碎敌人“扫荡”、夺取革命胜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冀鲁豫边区革命史上,印下了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万里、陈赓、宋任穷、陈再道、李聚奎、肖华、杨得志、杨勇、崔田民、苏振华、王近山、孔庆德、杜义德、刘志坚、刘华清、范朝利、程子华、曾思玉、李箐玉、张霖之、张玺、高厚良、徐深吉、陈明义、陈中民、于笑虹、胥光义、黄敬、段君毅、赵建民、徐运北、张承先、杨立功、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的闪光足迹,他们为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战士,此时此刻,感触颇深,借此机会,谈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无论环境多么艰难,革命信念和精神不能变

冀鲁豫边区自古以来就是屯兵养兵之地,有“得冀鲁豫者得天下”之说。这里不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民风淳朴,人杰地灵。1938年我党在此建立了冀鲁豫边区。面对日本军国主义实行的“三光政策”“堡垒政策”“囚笼政策”的严峻形势,冀鲁豫全民动员,军民共战,游击武装遍地开花,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军分区组建了独立团,各县成立了县大队,区成立了区中队,我抗日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较量。

爱国将领范筑先率700勇士誓死保卫聊城,英雄壮举震撼山岳;民族英雄马本斋率回民支队驰骋沙场,豪迈气概振奋人心;敌后武工队、雁翎队、铁道游击队等英雄队伍除奸杀敌,卓越战绩威名四海;赵官寨62烈士奋勇掩护主力突围,不屈精神永垂不朽……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感人事迹,饱含着无数英烈的奉献牺牲,凝聚着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这就是,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顾全大局,舍得牺牲的奉献精神;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开创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重温冀鲁豫边区革命历史,继承和发扬冀鲁豫根据地的革命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二、无论形势怎么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群众路线不能变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传家宝”,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当年,冀鲁豫边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展民主民生运动,夺取了平原抗战的一次次重大胜利。冀鲁豫军民同仇敌忾,浴血拼搏,群策群力,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掏老窝战等许多平原游击战战法,并以其辉煌战绩载入史册。那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那军民团结的革命气势,那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那人民战争“烧野牛”的壮观场面,锻造了坚不可摧的时代伟力。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主力部队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等就诞生于冀鲁豫地区。当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切为了前线的行动非常活跃。仅14万人的莘县就有2200多人参军,“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打老蒋”的场面十分感人。冀鲁豫边区群众为支援人民军队,不惜饿着肚子运送粮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不惜牺牲自己掩护战士……当年的“借粮运动”,就是依靠人民群众,才取得了胜利;深入日伪据点侦察敌情,就是靠人民群众的有力配合才得以完成;游击队的每一次作战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战争年代,我军南征北战,无论走到哪里,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能够战无不胜。依靠群众,日行千里;脱离群众,寸步难行。千难万难,依靠群众就不难;千险万险,依靠群众就保险。在革命斗争中,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运动深入人心,鱼水之情在军民中扎根,冀鲁豫边区党组织形成了独特的群众工作特点,即:热爱群众,把人民群众当亲人看;团结群众,把发动群众当事业干;帮助群众,把群众困难当家事办;依靠群众,把群众工作当生命线。

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这个时候,回顾冀鲁豫边区民主民生运动,重温冀鲁豫边区革命精神,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都要把群众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相信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我们的党和军队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变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解放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我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证明了的一条真理。在艰苦卓绝的根据地开创和建设中,冀鲁豫广大军民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为完成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而浴血奋战,鲁西北烈士陵园墓碑上镌刻的925位烈士可以作证;长眠于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冀南烈士陵园的英雄们可以作证;冀鲁豫的山河大地可以作证。可以说,社会主义道路是用无数仁人志士的热血铺就的,新中国是从根据地走来的。冀鲁豫根据地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四个方面”基本结论。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制度。第三,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中国革命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第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国家独立和发展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

在新的形势下,我党我军我们的国家面临着反“和平演变”斗争的考验,面临着改革开放的考验,面临着和平环境的考验。要经得起这“三个考验”,就必须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地坚持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在任何情况下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都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全国全军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在任何情况下都胜利完成保卫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我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有始终不渝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传承革命精神、建设革命老区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我愿与家乡人民一道,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继承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弘扬冀鲁豫根据地革命精神,为老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衷心祝愿家乡建设越来越好!祝愿家乡人民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