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革命老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2/08/27  浏览量:     

中共临清市委党史研究室

根据聊城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会议的要求和临清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意见,我们组成专门调研组,于5月上旬,分赴青年办事处、新华办事处、康庄镇、戴湾镇、八岔路镇等具有代表性的老区乡镇及其所辖的十几个重点村,通过与乡村干部座谈、进村入户走访、查看相关资料等形式,对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还对乡村干群对今后老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广泛征集,并进行分类归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清市革命老区基本情况概述

临清市地处冀鲁交界,是中国运河名城•千年古县。全市版图面积950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人,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25万人,现辖唐园镇、烟店镇、潘庄镇、八岔路镇、尚店镇、刘垓子镇、戴湾镇、魏湾镇、康庄镇、金郝庄镇、老赵庄镇、松林镇12个镇和新华路街道、青年路街道、先锋路街道、大辛庄街道4个街道办事处,600个村居。这些老区乡镇曾经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临清各级党组织的活动根据地,为临清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让更多的老区人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享受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临清市不断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在2007年完成首批3个示范点的基础上,于2008年在全市16个镇办事处全面推开。截至2011年12月中旬,全市已有农家书屋275家,每个书屋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按照统一标准配备图书1000册、报刊30种以上、电子音像制品100余种(张),具备良好的阅读条件。有效解决了老区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问题,满足了老区农民求知致富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临清市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的突出贡献

临清市是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是山东省较早为传播马列主义和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县市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临清人民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临清是山东省建立共产党组织较早的县份之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批临清籍旅外读书的青年学生张干民、沈廷榘、张廷焕相继在外地入党。他们在返乡期间,积极在家乡宣传马列主义,介绍临清进步青年入团入党。1925年临清党组织开始建立。1926年10月,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委员的延伯真同志在临清九区下堡寺村建立了中共临清支部。1927年春,中共山东党组织在鲁西北地区建立了中共临清支部。后相继成立了县工会、农民协会、妇女会、儿童会等组织。同时,党的组织也得到了新的发展。1928年12月,中共山东省组织部发出关于征收同志和发展群众组织计划表,要求各地发展新党员635名,以及工会、农民会、兵士委员会、工军、农军等群众组织新成员计13990名。其中临清支部发展党员3名(产业工人)、5名(产业工人)和工会50个,农会30个。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临清的党组织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建立了中共临清六县联立乡师支部、临清中学支部和中共临清特别支部。1931年9月,在中共鲁北临时委员会书记刘书林的亲临指导下,在临清六乡联立师范成立了临清乡师支部,属中共鲁北临时委员会。乡师支部成立后开展了读书会、话剧团等一系列活动,宣传马列主义思想。1935年11月,在中共济南市委书记赵健民的亲自指导下建立临清中学支部。支部通过开展读书会活动举办讲演会以及谈心等形式,在校内外广泛开展工作,发展新党员。据不完全统计,在该校订阅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书刊,就达78份。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临清中学支部秘密组织临清进步青年举行集会,策划起草了《告全国同胞书》,寄至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号召民众共同抗日。1936年秋,山东省第三民教辅导处来临清开展工作,接管《临清日报》,丁浩川出任编辑,直接影响和推动了临清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1934年秋至1935年秋,中共临清乡师支部和清平县委相继与上级党组织失掉联系。经过艰苦斗争和流血牺牲,才使党的组织得以保存和发展。至1937年“七•七”事变,临清保持党组织关系的党员有10余人,为以后党的发展和革命力量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临清是中共鲁西北特委所在地,是山东省第四行政区的抗日领导中心。抗战初期,临清党组织相继建立了临清工委、临清中心县委、临清县委。在临清工委和战委会的领导下又连续成立了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商民、店员、儿童、回民等抗日救国会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临清支部。1937年4月,成立中共临清特别支部。特支成立后,开展了统战和发展新党员工作。教育界知名人士孙宝贤、驻山东省第三民教辅导区主任朱启贤等上层人士便是这一时期成为我党的友好人士。“七•七”事变以后,中共临清特支针对国民党四专署官员裹枪南逃的情况,组织了留枪斗争,并在十区杨长屯组建起抗日游击队。1937年9月,国民党第三路军政训处派驻第四专署政训大队200余人驻临清城内鳌头矶开展工作。1938年5月,根据冀鲁豫边区省委决定,建立了以临清为中心的鲁西北特委,张承先任书记。该特委辖临清、夏津、武城、平原、恩县、禹城、高唐、清平、邱县等县。同月,八路军驻临清部队万载团在战委会的配合下,消灭了活动在临清一带的伪军张殿卿、冯午桥部1000多人,缴获枪千余只。1938年8月至9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华北敌后展开了津浦路破袭战,四专属兼保安司令员韩多峰率领四区保安二旅、冯寿彭一个团和驻临清山东省第六行政区游击第十六支队以及临清战地服务团、文工团等计5000余人,开赴德州至禹城之间100华里的铁路沿线,参加了与日伪军正面作战以及破袭铁路的战斗。1938年11月,临清游击队以“一二九师联络处”名义进城,后鲁西北特委也迁往临清与一二九师联络处合署办公。联络处通过开展上层统战工作、公开的抗日救亡活动、办党员培训班等形式扩大党的影响。1940年8月,八路军组织了百团大战。临清县按照冀南部队的统一部署,对临清至威县、临清至丘县香城固、临清至清河县王官庄三条公路进行破击。经过广大民众的不断努力,致使日伪军途经临清县的三条主要公路,全长210多华里的路段,经常处于瘫痪状态,打乱了敌人的运输计划,干扰了敌人的侵略部署,有力地支援了八路军作战,直至百团大战的完全胜利。

临清地方党组织通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八年抗战,锻炼、发展和壮大了党的力量,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建立了数千人的地方武装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临清市是鲁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后方基地之一。1945年8月,冀南第四军分区、第七军分区、冀鲁豫第一军分区在临清地方部队协同下,发起解放临清战斗,临清全境解放。解放后的临清在党的领导下,一方面进行土地革命,一方面全力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1946年晋冀鲁豫战军二纵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发起聊博战役,临清市出动民工3732人,担架412付,以及由医护人员和学生组成的战地服务团支援战斗,并两次捐集慰问捐款75.1648万元。此后组织民工参加了聊城、豫北、济南等战役的支前工作,先后共出支前民工14068人次,担架1088余付,各种车辆3000辆次,做军鞋10余万双等。1946年为配合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作战,由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的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分数路向驻陇海路上开封至徐洲一线的敌军出击。9月下旬,刘邓大军一部在南进途中,分东(城内)西(城西下堡寺)两路抵达临清,部队并曾在临清作过短期休整,市委、市政府设立茶水站,食宿接待站等,热情接待和慰问子弟兵。全市人民共搞拥军活动11次,募集捐款4次,合计792.1698万元,还上缴专署50.2212万元。冀南军区发动大参军运动。据此1946年9月至1947年4月临清青年先后三次踊跃参军,有2758人参加了解放军。临清还先后抽调3000余名干部北上南下支援开辟新解放区。此期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陈再道、宋任穷、杨秀峰、王任重等重要领导人都亲临指导工作。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展开抗美援朝战争,为保障战争的胜利推进,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开展爱国增产运动、抗美援朝捐献运动,全国捐款总额可购买飞机3千7百多架。其中,临清镇人民捐款15.1亿元,购临清镇号飞机一架,清平县捐献15亿元,临清县大部分地区遭受雹灾、水灾,仍捐献5.73亿元。

三、临清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临清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临清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

(1)临清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八十年代,临清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立足当地资源,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路子。后来,以工业经济为重点,不断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副产品加工比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使农副产品加工业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产值在全市轻纺工业总产值比重明显增加。九十年代初,在全国国企开始改革的大环境影响下,临清的工业经济也遇到了困难,临清市委、市政府针对这一问题,强化工业改造,提出构筑“塔式”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使工业经济逐步摆脱低谷运行的落后局面,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在市属工业发展史上首次出现了两个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后来,围绕促进骨干企业的迅速膨胀,不断加大工业投入和技改力度,1995年到1998年全市工业投入完成5.98亿元,集中用于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了工业结构调整,发展后劲逐步增强。二十一世纪初,工业经济坚持“内涵与外延并举、管理与投入并重”,通过持续不断地抓调整、抓投入、抓管理,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银河纸业集团、彩虹电力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群体初步形成。近年来,以打造全国知名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骨干企业进三强、特色产业过百亿、新兴产业上规模”的思路,坚持走高质高端高效的发展路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工业提档升级。全市已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结构较为合理、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百亿产业和骨干企业。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66家,中冶银河、中色奥博特、三和纺织、迅力机械等跨入全国同行业前列。其中中冶银河公司为中国轻工业造纸行业十强企业;中色奥博特铜管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位,空调制冷用内螺纹铜管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三和纺织集团是聊城市最大的出口创汇企业,蜡印布生产规模全球第一,经济效益、出口创汇分别列全国色织布行业第2位和第3位;迅力机械集团专用车产量位居全国前十名。2011年,全市利税过千万元企业75家、过亿元的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千亿、利税近百亿(分别为920亿元、93.7亿元),均占聊城市五分之一左右。全市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火炬产业基地和星火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9个;山东哈临轴承实业有限公司的“HLB”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达到25个。成功举办了两届临清•中国轴承产业高层论坛,轴承产业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棉纺织产业被评为山东省产业集群综合增长竞争力十大典范经济区,有色金属加工业被列入聊城市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

(2)临清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了以棉促农的发展方针,临清农村发生了可喜变化,“1980年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翻了一番还多;1980年农业总收入超过1978年和1979年两年的总和;1980年向国家上交商品棉50余万担,比1979年翻了一番多;1980年农业积累达到2207万元,比1978年增加5.1倍”。八十年代后期,采取稳定粮食,猛攻棉花,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重点突破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进行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使以蔬菜、林果、畜牧三业为重点的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同时,乡镇企业开始起步,并得到相应发展,到1990年,全市共有乡镇企业8673处。九十年代中期,农村经济根据“梯次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开始由粮棉主导型向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主导型转变,1994年,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6.5亿元,增长近两倍;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增长近三倍。后来,多种经营增加了水产产业。进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