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革命老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2/08/27  浏览量:     

中共冠县县委党史研究室

一、冠县的基本情况

  冠县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总面积115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754个行政村,总人口81万,其中农业人口70万人,有251个村建有农村书屋。冠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处黄河故道和盐碱涝洼区。黄河流经本县100多华里,横穿7个乡镇,沙区面积38万亩,28.4万人,分别占全县的33.6%和35.1%;盐碱涝洼区涉及6个乡镇面积40万亩,27.2万人,分别占全县的35.4%和33.6%,全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上述两个区域。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1999年被列为扶贫开发工作巩固县,2001年被列为山东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冠县历史悠久,春秋时系晋国冠氏邑,西汉设清渊县,隋改冠氏县,元升冠州,明定冠县,延续至今。孔子的高徒冉子、亚圣孟子、元代大诗人元好问都曾在此讲学或生活过,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和作品;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行乞办义学的武训都出生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二、冠县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的主要贡献

  冠县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上世纪20年代就建立了共青团冠县支部,30年代先后建立了中共冠县王村支部、中共冠县特别支部、中共冠县工委、中共冠县委员会、中共冠县中心县委。抗日战争时期,是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鲁西特委、鲁西北地委、冀鲁豫七地委和冀南一地委所在地,被誉为“鲁西北的小延安”。全县先后有2万多人参加了正规部队,4万多民兵自卫队员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武装斗争,涌现出无数英模人物和英雄集体。解放战争时期,全县广大群众积极参军支前,无私奉献,成为人民军队的可靠后方。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曾在冠县休整,在冠县城北设立了后方医院,安置伤病员,仅七区的20多个村庄,就先后接收了3万多名伤病员。为了迎接全国的解放和建设,全县先后组织4批干部随军南下开辟新区、接管建政;抽调两批干部北上,支援东北和京津建设。仅此就为国家输送了近400名地方干部。加之抗日战争期间以及解放战争初期抽调的干部,其数就难以统计了。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全国省、军职以上的冠县籍老干部达30多人,地师职以上的200多人。刘伯承、邓小平、宋任穷、陈赓、杨勇、曾思玉、李聚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涌现出赵健民、徐运北、许梦侠、焦善民、丹彤、王黎之、王维群等一大批有影响、有威望的高级领导干部。数以千计的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三、改革开放以来冠县发生的重大变化及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

  (一)改革开放以来冠县发生的重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冠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认真贯彻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这一目标,实施招商引资、全民创新创业两大工程,狠抓城乡居民收入、社会就业、财政收入三个增长,突出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繁荣发展服务业、办好民生社会事业五个重点,实现项目建设、改革开放、人居环境、科技支撑四个突破,强化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营造环境、工作创新、优化班子、平安建设、落实责任七项措施,抢抓机遇上项目,科学务实谋跨越,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8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是2006年的2.43倍;境内财政收入1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2亿元,增长32%,是2006年的3.4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4.6亿元,其中工业投入72.4亿元,增长36.4%,是2006年的2.8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649元,增长17%,是2006年的2.4倍。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8︰54.4︰26.8,二三产业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带动战略成效显著,实施了以工业项目为主的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157亿元。冠洲集团180万吨酸洗线、120万吨冷轧线建成投产,60万吨镀锌板、40万吨高强深冲退火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2X20万吨彩涂板和10万吨家电专用彩涂板厂房已建成,设备已订购;冠星集团10.6万锭高档磁力纺建成投产,倍捻丝光生产线正在安装设备,20万锭高档精梳纱正在建设厂房;冠丰5万公顷的巴西棕榈园开发项目全面开工,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关村研发中心正式建立,生物柴油项目已建成投产;赛雅服饰二期、锦宇管业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城市面貌呈现新气象。坚持高起点规划,完成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开展了新一轮的《冠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县城建成区详规覆盖率达到了100%。坚持高标准建设,实施城乡建设八大工程,县城生态水系建设顺利推进,清泉河二期工程基本完工,三干渠综合治理正在加快实施;建设北路、北二环路、兴华路、西环路、南环路升级改造建成通车;城市公园建成投用;铁路货场即将开工建设;完成和谐拆迁35万平方米。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吸纳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组织开展两次招商 “百日会战”活动,2011年引进各类项目136个,实际到位资金53亿元。大力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品牌企业的战略全作,冠洲集团与北钢院、山钢,冠星集团与3520军工服装的合作圆满成功,冠星集团与韩国三星集团的战略合作深入推进。创新产业发展组织形式,把龙头企业与现代家庭工业在产业链上有机结合起来,棉纺织业、轴承加工业呈现聚集发展的良好势头,民营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增幅均在30%以上。下大力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其中出口2亿美元,增长25.6%。

  ——民生事业取得新成绩。2011年民生社会事业投入11.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8.5%。新建项目学校7处;职教中心二期投入使用,与华唐教育集团合作进展顺利。投资2亿元的冠县中心医院建成投用。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部落实到具体项目,部分开工建设。2011年,新增城镇就业148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研究出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公职人员人均增资700元,国家规定的增资政策全面落实。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研究制订《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确保了社会祥和稳定。

  ——生态环境发生新变化。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冠洲集团被评为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冠星集团列入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山东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积极营建大生态,着力做好“林”和“水”的文章,构建“林茂果香,畜禽伴唱”的生态经济带、复合产业带,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0%。城区排污管网进一步完善,县城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全面运行并通过省级评定,8个乡镇(街道)被评为省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通过验收。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全县形成了西部黄河故道万亩森林公园、中部万亩梨园、东部马颊河森林湿地公园的三大生态公园格局,有效维护了生态平衡,优化了生态环境。

  (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653元,增长21.6%,是2006年的2倍;15个乡镇(街道)的工商税收超过1000万元,其中4个超过2000万元。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以建制镇和交通主干道乡镇为重点的乡镇驻地规划建设管理全面加强,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4处。

  农村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新居建设4.1万户,改造危房5800户。乡镇驻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聚集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坚持高效能管理,进一步完善道路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大规模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1亿元,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40万亩,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及一干渠下游段治理工程进展顺利;累计投资7.8亿元,新建、改建干线及农村公路668.5公里,新建乡镇客运站17座。强化环境综合整治,8个乡镇成为“省级生态乡镇”。

  ——民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卫生“两个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乡镇(街道)卫生院全部改建完毕,120处高标准村卫生室全部建成投用。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扎实推进。

  公共文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8处,农村文化大院覆盖率达75%;拍摄完成《武训》纪录片,成立武训教育基金会,武训精神得到弘扬。

  农村低保水平逐年提高;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1%,兰沃中心敬老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解决6.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累计兑现惠农资金4.19亿元。

  2012年,冠县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市委“争先进位年”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党代会“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把聊城建设成为山东西部的新兴生态化工业城市、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江北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的目标定位和我县“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确保3年翻一番、力争5年翻两番,同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建设工商业发达的生态强县”的奋斗目标,坚决做到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冠县的贯彻落实坚定不移,一切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高度自觉,以项目建设带动结构调整,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创新创业动力和活力,着力在“六大百亿产业”建设、城乡规划建设和改善民生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增长35%以上,出口和利用外资增长3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5%以上,努力在聊城打造山东东引西拓“桥头堡”中争先机、迈大步,在山东西部树立山东的好形象、聊城的好形象。

四、冠县革命遗址情况

  2010年8月,按照中央及省市统一部署,我县开展了革命遗址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全县共有革命遗址35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4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7处;革命领导人故居5处;烈士墓8处;纪念设施1处。遗址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所有遗址均未定保护级别。这些革命遗址中,部分保存较好,大部分原貌未存。(已开发修建及未开发修建需开发修建的革命遗址情况见附表)

  附表

冠县革命遗址基本情况统计表

县(市)名称

 

冠 县

 

 

 

已开发修建的革命遗址(纪念馆)

 

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

 

冠县烈士陵园

 

六十二烈士之墓

 

 

 

 

 

未开发修建而又需开发修建的

 

革命遗址

 

中共鲁西区委员会旧址

 

赵健民故居

 

中共王村支部旧址

 

十支队成立处旧址

 

“血水井”惨案遗址(原貌有损毁)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