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县革命老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2/08/27  浏览量:     

中共茌平县委党史研究室

一、茌平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茌平, 地处鲁西,秦时置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而得名。西临京九铁路,东依省会济南,济邯铁路、济聊高速公路、804省道横穿全境,105国道纵跃南北。今人口54.2万,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茌平县是革命老区,现辖14个乡(镇、街道)、732个行政村,均为老区乡镇曾属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茌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争取民主与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奋勇向前、自强不息、顽强奋斗,谱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改革开放后,茌平以农业改革为叙事曲、以工业改革为进行曲、以社会变革为变奏曲,谱写了全面进军全国百强的华丽乐章。近年来,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任务,新农村建设已初见成效。

(一)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的茌平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8月,茌平、博平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组织袁楼支部(隶属山东区执委)成立。袁楼支部成立后,积极发展党员,宣传党的政策,开展说理斗争,成立农民协会,在博平一带兴起了一股农民运动小高潮。1928年5月,鲁西县委机关由聊城迁至袁楼村。后因形势急转直下于1929年秋,袁楼支部转入地下隐蔽斗争。

1937年春,为适应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中共鲁西北特委派申云浦来博平还驾店小学以教书为名,开展清平、博平、高唐、茌平各县边界地区党的工作,遂建立起清(平)、博(平)、高(唐)党支部。5月,谢天贡党支部成立。7月初,博平已建起支部3个,党员36人。它们建立的时间虽短,但却传播了革命思想,为后来党组织发展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茌平、博平两县的党组织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中后期,已能独立自主地领导两县人民英勇地进行抗日斗争。两县先后建立工委、县委、抗日民主政府、地方抗日武装及抗日救国群众团体。茌平县建立了茌南、茌北两块抗日根据地,成为两县党、政、军机关及地委、专署、军分区领导机关主要活动区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较大贡献。

茌平、博平两县军民八年浴血奋战,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烈士达782名,其中有县长吴亚屋、解占柏,民运部长许兆乾,华山工作团团长李玉,区委书记李树郊、郝承忠、田立琦、杜光第以及张桐瑞、韩俊岐、赵洪光、吴吉庭等,人民群众也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茌平境内抗战时期中国人口伤亡为157413人,其中直接伤亡23663人,间接伤亡133750人)。但两县党组织仍得以发展和壮大,两县共建有13个区委,党支部由抗战前的3个发展到114个,党员由36人发展到2124名,并培养起大批优秀干部。

解放战争初期,茌平、博平两县开始是自卫战争的前沿阵地之一,中后期是前线兵源、物资供应基地之一。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的方针指引下,两县党、政、军、民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47年秋到1949年初,茌、博两县为支前抬担架、运送物资,出动民兵、民工11万多人次,运送粮、柴等物资达数千万斤。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发展,结合各项任务的完成,茌平、博平党组织均吸收、培养了大批党员和干部,尤其是1947年,在土改、参军、支前运动中,发展了大批农村党员,两县共有党支部742个,党员10188名,分别是解放战争初期的6.5倍和4.8倍。

(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茌平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成功跨入全国百强县

1978年秋,茌平城关公社李寨、马坊两村悄悄搞起“包产到户”,开启了茌平县改革开放的序幕,即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业生产第一步改革。茌平县改革开放的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农业农村变革,从推行联产承包,粮棉一起抓,重点抓棉花;到多种经营、立体种植,农业富民。90年代末至今,强化工业立县,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的跨越,以百强县目标引领强县富民。历经三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茌平在冀鲁豫交界实现率先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94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7亿元,位居“全国百强县”第91位。如今茌平已崛起成为一座充满激情、活力四溢的工业新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进步,实现了经济发展“满场彩”、生态建设“满眼绿”,文明创建“满堂红”,社会事业“满枝果”。

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新茌平,奋力赶超跨入全国五十强”是茌平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茌平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扩大总量与调优结构两措并举,一产抓调整、二产抓升级、三产抓膨胀,更加注重产业升级,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民生改善,进一步启动内力、借助外力、激发活力、形成合力,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茌平。

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幸福新茌平,是全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是茌平为之不懈奋斗的宏伟目标。

(三)新农村建设成就斐然

从2006年起,茌平县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现代农业初具雏形。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茌平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促一产调整。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四年对“三农”财政投入累计达到16.9亿元。制定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突出抓好年度“十大惠农工程”的建设。主要农作物种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格局。2011年,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总产达到18.4亿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达到14个、农业龙头企业210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2个、“三品”认证品种46个、基地面积85万亩、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场507处,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以农民增加为核心,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2011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656元。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群众最关心的水、电、路、桥等出发,累计投入10多亿元,对农村276座水利危桥、370余座桥涵进行改造,新修、改建乡村道路2000多公里,客运站11处,安装路灯5000多盏,安装自来水管道300多公里,建成农村新型社区30个,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深入开展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3、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为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茌平县持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在全县高标准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力争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设施的全覆盖。坚持文化“普惠”理念,茌平县每年承诺实施的民生实事中,至少有一件涉及群众文化,先后投资1.3亿元,建成了8个乡镇文化中心、710座多功能村级文化大院,新建农家书屋635个,配套图书20多万册,安装健身器材2600多台(套),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文体网络全覆盖。

文化大院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阵地,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如今,农村打架斗殴、聚众赌博、游手好闲等不文明现象少了,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在农村蔚然成风。全县农村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6840户,“五好文明家庭”440个,“好婆婆、好媳妇”330多个,国家级文明村镇2个,省市级文明村镇15个、省市级文明社区3个。

4、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为了提升农民幸福指数,茌平县先后实施了乡村卫生设施提升改造、中小学校舍改扩建、困难群体保障、万户沼气及太阳能入户等8大惠民工程,全面提升农民在饮水、居住、医疗、就学等方面的水平。

2011年上半年,为全县72066名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发放新农保资金2400万元,农村“五保”对象财政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县级配套资金2375.1万元将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拨付新农合医疗基金3750万元,为154440人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实施生态、温暖家园工程,全县建成高标准“生态家园”示范村150个,沼气重点示范村200余个,全县3.6万户农民用上了沼气,2.5万户农民安上了太阳能。投入2204万元继续落实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政策。投资90余万元,建成6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549个村级卫生室。在全市满意度调查中连续多年位居全市首位,在全国百强县市民满意度调查中列第五位。

5、民主管理积极推进。一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制度体系基本确立,如村民自治、直接选举制度。二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如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随着社会生活和公共需求的发展而逐渐充实,如一事一议、财务整合等。四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形式不断丰富。茌平县自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来,始终以尊重民意、村民受益为前提,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和改善村级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组织实施了村内小型水利设施、道路、桥涵、村容美化亮化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以冯官屯镇和小杨屯村为例,来具体展现茌平县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实绩。

冯官屯镇位于茌平县东北部,辖77个行政村,8.9万亩耕地,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人。近年来,冯官屯镇牢牢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文明与发展同步。

一是科学规划。按照“全域冯官屯”的理念和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农民集中居住、管理城镇化的“三集一化”的要求,把镇村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聘请了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城镇总体规划。聘请聊城大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编制了《冯官屯镇环境保护规划》,构筑了自然魅力与人文特色兼具的城镇生态格局,为全镇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搞好绿化。以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坚持按照“城镇园林化、道路林荫化、社区花园化、农田林网化”的绿化思路,规范了农田林网,调整了树种结构,建立健全了网、带、片、点、面相结合的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路、沟、渠两旁植树达100多万株,农田林网化率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28.6%。

三是改善镇村面貌。大力倡导低碳、循环经济理念,深入开展了“文明一条街”、“十星文明户”评选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规范了临街商铺牌匾,成立了环卫队,配置垃圾箱,设置了垃圾场,做到每天打扫、定时清运,随时保洁;按照每500人配备1名环境卫生监督员的标准,建立了村级保洁队伍,镇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先后完成了茌(平)禹 (城)路改造、南外环和西外环、综合商贸一条街建设、韩王路和中心街改造、文化广场、休闲娱乐广场建设、城镇绿化、亮化等工程。埋设地下排水管道2800米,铺设路沿石、花砖5000平方米,安装路灯150盏,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2000平方米的群众休闲广场和1000平方米篮球场,镇驻地临街商住楼达150多幢,建成全市第一个电子监控镇。投资1200万元的冯官屯中学4幢教学教研楼已投入使用,投资90万元建设了卫生院病房楼,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医疗条件。目前街道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三纵三横一环”的现代化小城镇格局已经形成。推行“一池五改”,即建沼气池,改院、改厨、改水、改圈、改厕,全镇实施卫生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等用户已达3600个,节能灯、电动车、电磁炉等入户率98%以上。村村建起文化大院,建设村级广场36处,配备了健身器材,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养和生活品味。刘马、薛店中心村被确定为全县新居建设、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村,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

五是狠抓生态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消除白色污染。已建成大蒜、西瓜等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万余亩,大蒜系列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做大做强了现代设施农业和肉鸭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是塑造新型工业。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提高准入门槛,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污染防治设施未通过环保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即投入生产的情况发生。

冯官屯镇已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区,计划将整建制集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