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借力中原经济区 区位优势打造“桥头堡”

2012/09/12  浏览量:     

 

2012年8月7日,国家发改委启动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备受关注的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初步明确,规划明确将聊城纳入中原经济区范围。作为传统意义上中原地区的一部分,如何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获得更强的话语权,借好外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聊城,传统中原地区

我市属于传统中原地区。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市和河南省的新乡、安阳、濮阳等地曾同属中原省管辖,不仅地缘相近,而且人缘相亲、风俗相似,各方面的交流来往十分密切。

我市还一直在中原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85年9月,跨省的中原经济区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成员有聊城以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的13个地市。目前,该组织已经召开了22届市长联席会议,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活动。今年10月,又成立了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多年来,我市一直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的各项事务,与其他各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机制,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的意见中指出,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作为中原经济区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市与其他地区一样属于传统农业区和粮食主产区,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近,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和问题。

生态建设,引领发展

近年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要获得更强话语权,我市需要在中原地区中扬起生态文明大旗,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务院在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原经济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上接A1版)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夯实城乡共同繁荣的基础,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早在2008年我市就召开了建设生态文明市工作会议,较早树立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构筑生态社会,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目前,全市重点河流实现“有水就有鱼”的水质改善目标,并被环保部正式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是国家环境保护部第一个用新指标体系进行考核验收的城市,成为中原地区生态文明的标杆。

区位优势打造“桥头堡”

邯济铁路扩能改造、聊泰铁路、德商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济聊一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将使我市成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桥头堡”地位将更加彰显。

按照意见要求,中原经济区将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将强化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通道功能;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一个重要的通道不能没有畅通的出入口。只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我市才能成为东引西拓“桥头堡”,为中原经济区畅通出入口。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较高,以河南为主的中原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在国家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形势下,我省加强与中原经济区的合作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我市将在中原地区经济协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苑莘)